问题

(一)资料

2005年5月。某审计组对甲公司2004年度的财务收支进行审计。审计组在审计准备阶段进行的有关工作如下:

1.审计组在对甲公司会计报表进行分析后.就重要性水平的确定问题进行了讨论,审计人员甲认为。在审计准备阶段不需要确定重要性水平;审计人员乙认为,本次审计的整个会计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应确定两个:资产负债表的重要性水平为300万元,利润表的重要性水平为200万元;审计人员丙认为.应选择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重要性水平中较低者作为整个会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审计人员丁认为,在整个会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确定之后,还应将之分配到各个账户或各类交易中。

2.在确定审计重点时。审计组的四位审计人员意见也不统一:审计人员甲认为,确定审计重点时应征求被审计单位意见;审计人员乙认为.重要性水平是确定审计重点的唯一依据。此次审计的重点应该是资产负债表中超过300万元和利润表中超过200万元的项目.其他低于重要性水平的项目就不再检查:审计人员丙认为,确定审计重点除考虑重要性水平外.还要考虑报表项目的性质等因素;审计人员丁认为。确定审计重点应考虑以前年度审计发现的问题。

3.该审计组去年对甲公司2003年度财务收支进行过审计。甲公司2004年度转变了经营战略,调整了产品结构,经营目标和方针都发生很大变化,相应的内部控制并未完全建立或调整到位。因此审计组评估甲公司的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均为高水平。

4.由于时间紧、人员少。而甲公司产品成本总额大且核算非常复杂.因此审计组未将甲公司产品成本核算列人此次审计范围。

(二)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从下列问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答案。

51.审计组成员关于确定重要性水平的讨论中,你认为意见正确的有:

A.审计人员甲 B.审计人员乙

C.审计人员丙 D.审计人员丁

参考答案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 审计组成员关于确定审计重点的讨论中你认为意见正确的有:A.审计人员甲 B.审计人员乙C.审计人员丙 D.审计人员丁
  • 关于对审计风险进行的评估.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甲公司2004年调整了经营战略和产品结构,经营目标和方针发生很大变化。固有风险应评估为高水平B.甲公司2004年有关内部控制并未完全建立或调整到位.控制
  • 在审计组评估甲公司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均为高水平的情况下。审计实施阶段则应该:A.仅实施符合性测试B.直接实施实质性测试而不进行符合性测试C.在实施符合性测试后进行较少工作量的实质性测试D.在实施符合性
  • 关于审计组未将甲公司产品成本核算纳入此次审计范围的做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这种做法不对.甲公司产品成本总额大且核算非常复杂.应该将其纳入此次审计范围B.这种做法可以节约审计成本。保证审计质量C.这
  • 案例二(一)资料2005年5月。某企业审计部门对下属全资子公司甲公司的财务收支情况进行了审计。有关甲公司销售与收款业务的资料和审计情况如下:1.甲公司在销售与收款业务的管理办法中规定:在向客户赊销货物
  • 对未回函的乙客户,审计人员应当:A.认定该账户余额无误B.再次发函C.将应收账款明细账与总账核对D.进行账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