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财会类
职业资格
公务员
医卫类
建筑工程
计算机
学历类
职业技能鉴定
其它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历类
>
考研
>
为《三国志》作注的学者是A.颜师古 B.裴松之 C.陆法言 D.刘孝标
问题
为《三国志》作注的学者是
A.颜师古 B.裴松之 C.陆法言 D.刘孝标
参考答案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最终结束十六国割据局面的北魏皇帝是A.道武帝 B.明元帝 C.太武帝 D.孝文帝
答案解析
中国现存最早的官修农书是A.《农书》 B.《农政全书》C.《农桑辑要》D.《农桑衣食撮要》
答案解析
明末清初来华的西方传教士中,参与编纂《崇祯历书》的是A.汤若望 B.南怀仁C.张诚 D.白晋
答案解析
洋务运动初期,清政府设北洋大臣专管北方三口通商事务。三口是指A.天津、牛庄、登州 B.牛庄、登州、烟台C.天津、登州、烟台 D.天津、烟台、牛庄
答案解析
甲午战后三国干涉还辽事件中的三国是指A.英、美、法 B.俄、法、德 C.英、法、德 D.英、俄、德
答案解析
孙中山正式确定“中国国民党”党名的时间是A.1912年8月 B.1914年7月 C.1919年10月 D.1924年1月
答案解析
相关内容
在铭文中明确记载周武王伐商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青铜器是A.毛公鼎 B.何尊C.散氏盘 D.利簋
(6分)化合物A分子式为C6H120,能与苯肼作用,但不发生银镜反应。A经催化氢化得化合物B(C6H140)。B与浓硫酸共热得化合物C(C6H12)。C经臭氧化并还原水解得化合物D和E。D能发生银镜反
(7分)用0.020 00mol·L-1EDTA溶液滴定0.020 mol·L-1Ca2+溶液,计算滴定允许的最高pH和最低pH。已知:lgK θf(CaY)=10.69,KθSP [Ca(OH)2]
(8分)在100g乙醇中加入12.2g苯甲酸,沸点升高了1.13℃;在100ɡ苯中加入l2.2 ɡ苯甲酸,沸点升高了1.21℃。计算苯甲酸在两种溶剂中的摩尔质量。计算结果说明了什么?已知:乙醇的Kb=
(5分)准确称取0.2017 g维生素C(C6H806)试样,加入新煮沸的冷蒸馏水l00.0 mL和稀HAc l0.0 mL.以淀粉作指示剂,用0.050 00 mol·L-1的I2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
(4分)下列0.10 mol·L-1的弱酸或弱碱能否用酸碱滴定法直接滴定?为什么?(1)苯甲酸(pKθa=4.21)(2)六次甲基四胺(pKθb=8.85)
(6分)下列元素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是否正确?若不正确,违背了什么原理?请写出正确的电子排布式。(1) Li:1s22p1(2) A1:ls22s22p63s3(3) N:ls22s22px22py1
油脂的不饱和度越高,该油脂的碘值越 (32) 。(填“大”或“小”)
脑磷脂彻底水解后,生成的物质有(29) 、(30) 、(31) 和甘油。
α-D-呋喃-2-脱氧核糖的Haworth式是(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