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财会类
职业资格
公务员
医卫类
建筑工程
计算机
学历类
职业技能鉴定
其它
当前位置:
首页
>
财会类
>
中级统计师
>
某高校2000年至2006年按年排列的年末在校学生数的时间数列是( )。A.相对数时间数列 B.平均数时间数列C.绝对数
问题
某高校2000年至2006年按年排列的年末在校学生数的时间数列是( )。
A.相对数时间数列 B.平均数时间数列
C.绝对数时期时间数列 D.绝对数时点时间数列
参考答案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说明现象在较长时期内发展的总速度的指标是( )。A.环比发展速度 B.平均增长速度C.定基发展速度 D.定基增长速度
答案解析
计算平均发展速度的几何平均法侧重于考察( )。A.期初水平 B.期末水平C.中间各项发展水平 D.基期水平
答案解析
移动平均法是通过计算逐项移动的序时平均数,来形成派生数列,从而达到( )对数列的影响。A.消除偶然因素引起的不规则变动 B.消除非偶然因素引起的不规则变动C.消除绝对数变动 D.消除计算误差
答案解析
Q为销售量,P为价格,当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时,按一般原则计算的销售量总指数是( )。A.112.5% B.116.7%C.117.9% D.122.2%
答案解析
指数因素分析中,选择对象指标和因素指标的要求是( )。A.必须都是总量指标 B.必须都是相对指标C.各因素指标乘积必须等于对象指标 D.各因素指标之和必须等于对象指标
答案解析
用简单随机重复抽样方法选择样本单位,如果要使抽样平均误差降低50%,则抽样单位数需要增加到原单位数的( )。A.2倍 B.3倍C.4倍 D.1倍
答案解析
相关内容
某企业甲、乙两车间2005年工人的平均工资分别为1500元和1600元,2006年两车间的平均工资水平未变,而甲车间人数增长15%,乙车间人数增长8%,则2006年甲、乙两车间工人的总平均工资比200
某厂生产某种产品计划比上年增长5%,实际比上年增长7%,计算该厂生产计划完成程度的正确算式为( )。A.5%/7% B.7%/5%C.105%/107% D.107%/105%
某管理局对其所属的企业的生产计划完成百分比采用如下分组,其中最能反映事物本质差异的分组是( )。A.89-89%,90-99%,100-109%,110%以上B.80%以下,80-100%,100%以
次数分布中的次数是指( )。A.划分各组的数量标志 B.分组的组数C.分布在各组的总体单位数 D.标志变异个数
统计总体是由客观存在的( )的集合。A.不同性质基础上结合起来的许多个别事物B.同一性质基础上结合起来的许多个别事物C.随意基础上结合起来的许多个别事物D.有选择的基础上结合起来的许多个别事物
根据上述资料,计算该企业本年的应收账款周转率为( )。A.30 000/(42 450+77 550)÷2=0.5次B.30 000/42 450=0.707次C.30 000/(42 450+77
根据上述资料,计算该企业本年的主营业务利润率为( )。A.(30 000-22 000)/30 000×100%=26.7%B.(30 000-22 000-500)/30 000×100%=25%C
根据上述资料编制本年末的资产负债表,其中填列正确的项目有( )。A.货币资金194 000元 B.应收账款77 550元C.存货162 900元 D.固定资产净值326 400元
上述(1)、(2)、(3)各项业务发生后,应贷记的账户有( )。A.累计折旧 B.物资采购C.库存商品 D.主营业务收入
(三)某企业上年末资产负债表部分项目的余额如下:货币资金230 000元,应收账款42 450元,存货132 000元,固定资产原价510 000元,累计折旧183 000元。该企业本年度发生下列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