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二)文化经典阅读(6分)

8.阅读下面的《论语》选段,回答问题。(6分)

①子曰:“里①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里仁》

②子曰:“德②不孤,必有邻③。(《里仁》)注:①里:居。②德:有德之人。③邻:亲近

(1)下列对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环境对人的道德修养有重要影响,要慎重选择。理想的居处应当是仁德之所。

B. 近朱者赤,择“仁”而处,受到仁德者的熏陶,对自己仁德的养成很有助益。

C. 选择与仁德为邻,体现了一个人的智慧,如不这样,别人怎么知道你的仁呢?

D.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有道德的人不会孤立,会有志趣相同的人来亲近他。

参考答案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 (2)孔子说:“无友者不如己者。”(《学而》)意思是不要跟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请结合上面有关“择处”的选段,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3分) 答:
  • 三、现代文阅读(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1题。尺度彭程对于绝大多数的人物、行为、时间,在绝大多数的情形下,有两个字是躲避不开的:尺度。几乎所有的领域、一切事物,都因尺度的介入、参与而存在、运
  • 第二段中提到“尺度之不同简直成为了一道墙垣了”,作者为什么这样说?(3分)答:
  • 结合本文,举例阐述你对“个性决定了尺度的相貌”这句话的理解。(4分)答:
  • 本大题为选考题,请从甲、乙两类文本中选定一类作答,不得再做另一类文本的题目。(甲) 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题。阿庆丰子恺①我的故乡石门湾虽然是一个人口不满一万的小镇,但
  • 作者用哪几件事来表现阿庆的音乐天赋?请简要分析。(4分)答: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