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在设计测试用例时, (24) 是用得最多的一种黑盒测试方法。在黑盒测试方法中,等价类划分方法设计测试用例的步骤是:

1.根据输入条件把数目极多的输入数据划分成若干个有效等价类和若干个无效等价类;

2.设计一个测试用例,使其覆盖 (25) 尚未被覆盖的有效等价类,重复这一步,直至所有的有效等价类均被覆盖。

3.设计一个测试用例,使其覆盖 (26) 尚未被覆盖的无效等价类,重复这一步,直至所有的无效等价类均被覆盖。

因果图方法是根据 (27) 之间的因果关系来设计测试用例的。

在实际应用中,一旦纠正了程序中的错误后,还应选择部分或全部原先已测试过的测试用例,对修改后的程序重新测试,这种测试称为 (28) 。

(24) A.等价类划分

B.边值分析

C.因果图

D.判定表

(25),(26) A.1个

B.7个左右

C.尽可能少的

D.尽可能多的

(27) A.输入与输出

B.设计与实现

C.条件与结果

D.主程序与子程序

(28) A.验收测试

B.强度测试

C.系统测试

D.回归测试

请帮忙给出正确答案和分析,谢谢!

参考答案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 ●在10BASE-T的以太网中,使用双绞线作为传输介质,最大的网段长度是 (29) 。100Mbit/s快速以太网与10Mbit/s以太网工作原理的相同之处是 (30) 。10BASE-T标准能支持的
  • ●文法G=({E},{+,*,(,),a},P,E),其中P由下列产生式组成E->E+E|E*E|(E)|a。它生成由a,+,*,(,)组成的算术表达式,该文法在乔姆斯基分层中属于 (33) 型文法,
  • ●下面关于面向对象方法中消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38) 。(38) A.键盘、鼠标、通信端口、网络等设备一有变化,就会产生消息B.操作系统不断向应用程序发送消息,但应用程序不能向操作系统发送消息C.
  • ●面向对象的测试可分为4个层次,按照由低到高的顺序.这四个层次是 (39) 。(39) A.类层--模板层--系统层--算法层B.算法层--类层--模板层--系统层C.算法层--模板层--类层--系统
  • ●定义在一个关系上的约束不可以有 (40) 。(40) A.域约束B.DEFAULT(缺省值约束)C.PRIMARY KEY(主码约束)D.断言
  • ●将E-R模型转换为关系模型时,一个1:n联系如果转换为一个关系模式,将 (41) 及联系的属性均作为该关系的属性,关系的键为 (42) ;也可将一端的码及联系的属性合并n端实体集所转换的关系模式中,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