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病历摘要:患者男性,42岁,工人,因多饮,多食,多尿,消瘦半年而就诊。患者半年前,无明显诱因逐渐出现饮食量增加,由原来每天400g逐渐增加至500g以上,最多达700g,而体重逐渐下降,半年内下降达5kg以上,同时出现烦渴多饮,尿量增多,乏力等,曾看过中医,口服中药治疗一个多月无明显好转,未曾进行任何化验检查。病后大、小便正常,睡眠可。既往体健,无药物过敏史。个人史和家族史无特殊情况。查体:T 36℃,P 80次/分,R 18次/分,BP 130/80mmHg。皮肤黏膜未见皮疹,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巩膜未见黄染,双眼晶状体透明未见混浊,甲状腺(-)。心肺(-),腹平软,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下肢未见水肿,巴宾斯基征(-)。实验室检查:血常规:Hb 125g/L,WBC 6.5×10/L,N 0.65,L 0.35,PLT 236×10/L;尿常规:尿蛋白(-),尿糖(+++),酮体(-),镜检(-);空腹血糖:11. 6mmol/L。

参考答案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 构成三级医疗事故的情形是A.造成患者明显人身损害的其他后果的B.造成患者轻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的C.造成患者中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的D.造成患者死亡、重度残疾的E.
  • 患儿,男,5岁,臀部及下肢紫癜1天,呈对称性,色鲜红,瘙痒,发热,舌红,苔薄黄,脉浮数。治疗应首选A、大补阴丸B、连翘败毒散C、归脾汤D、犀角地黄汤E、化斑汤
  • 扭挫伤患者200人,用某种疗法治疗后有效者150人;又有腰肌劳损患者100人,用同样方法治疗,有效者60人,欲比较两组疗效有无差别?检验方法可用A、四格表资料χ检验B、成组设计t检验C、配对设计t检验
  • 下列关于细胞色素P450的描述错误的是A、与CO结合后在450nm处具有最大吸收峰B、与N结合后在450nm处具有最大吸收峰C、含有血红蛋白辅基D、基因具有多态性E、催化氧化反应使一个氧原子加入到作用
  • 蛋白质合成的方向是A、5′→3′B、3′→5′C、N端→C端D、C端→N端E、COOH→NH
  • 服用磺胺类药物时,加服NaHCO的目的是A、增强抗菌疗效B、加快药物吸收速度C、防止过敏反应D、防止药物排泄过快而影响疗效E、使尿偏碱性,增加某些磺胺药的溶解度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