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甲某驾驶汽车因为超速行驶将丙某撞成重伤。坐在驾驶台副座的乙某下车察看丙某的情况,发现伤势很重,为了逃避责任,乙某和甲某将丙某抬上车,拉到一个僻静的地方,将丙某藏在草丛中。丙某在12小时后因为失血过多死亡。关于此案( )。

A.甲某构成交通肇事罪和故意杀人罪,乙某构成包庇罪

B.甲某、乙某构成交通肇事罪的共犯

C.甲某、乙某构成故意杀人罪,属于共同犯罪

D.甲某,乙某构成交通肇事罪和故意杀人罪,应当实行数罪并罚

参考答案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 甲在一豪宅外将一个正在玩耍的小男孩(4岁)骗走,意图勒索钱财,但孩子说不清自己家里的联系方式,无法进行勒索。甲担心时间长了被发现,于是将小孩带到异地以 3 000元卖掉,对甲应当如何处理?( )A.以
  • 乙女听说甲男能将10元变成100元,便将家里的2 000元现金交给甲,让甲当场将 2 000元变成2万元。甲用红纸包着2 000元钱,随后“变”来“变”去,趁机调换了红纸包,然后将调换过的红纸包交给乙
  • 对于犯组织、领导、参加恐怖组织罪的行为人,又实施爆炸犯罪的,应当( )。A.以组织、领导、参加恐怖组织罪处罚B.以爆炸罪处罚C.以组织、领导、参加恐怖组织罪和爆炸罪并罚D.按牵连犯,从一重罪处罚
  • 以下行为不适用我国刑法的是( )。A.中国公民谭某去美国留学,在美国盗窃他人财物,数额较大,按照我国刑法应当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B.福建省某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周某因探亲去日
  • 关于牵连犯下列哪个说法是错误的?( )A.牵连犯必须是出于一个犯罪目的B.牵连犯必须是行为人实施了数个犯罪行为C.牵连犯是在目的行为或者原因行为触犯一个罪名的情况下,手段行为或者结果行为早触犯了另一罪
  • 某甲1988年9月5日因为犯强奸罪被逮捕,同年12月3日被法院一审判处无期徒刑。某甲提起上诉,上诉于1999年2月2日被二审法院驳回。关于此案,下列哪个说法是正确的?( )A.对某甲不得适用假释B.某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