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民间有一种说法:“买卖不成仁义在。”请运用民法原理对该说法加以辨析。

参考答案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131条规定:“受害人对于损害的发生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侵害人的民事责任。”试运用民法原理分析该条法律规定(包括该条文所规定制度的概念、构成要件、法律效力和制度价值)。
  •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不能构成盗窃罪。这是犯罪哪一个特征的体现?( )A.社会危害性B.刑事违法性C.应受刑罚处罚性D.罪刑法定
  • 甲15周岁,系我国某边镇中学生。甲和乙一起上学,在路上捡到一手提包。打开后,发现内有l 000元钱和4小袋白粉末。甲说:“这袋上有中文‘海洛因’和英文‘hero- in’及‘50g’的字样。我在电视上
  • 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A.甲违反海关法规,将大量黄金运输进境,不予申报,逃避关税。甲的行为成立走私贵重金属罪B.乙生产、销售劣药,没有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但销售金额超过了5万元。乙的行为成立
  • 陈某在商场金店发现柜台内放有一条重12克、价值1 600元的纯金项链,与自己所戴的镀金项链样式相同。陈某以挑选金项链为名,趁售货员不注意.用自己的镀金项链调换了上述纯金项链。陈某的行为( )。A.构成
  • 某甲从A省拐骗18周岁少女1人,欲卖至B省。在拐卖途中,某甲几次强行奸淫该女,并强迫其卖淫,某甲的行为应当认定为( )。A.构成拐卖妇女罪、强奸罪、强迫卖淫罪,应实行数罪并罚B.构成拐卖妇女罪与强迫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