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财会类
职业资格
公务员
医卫类
建筑工程
计算机
学历类
职业技能鉴定
其它
当前位置:
首页
>
医卫类
>
放射医学(士)
>
窦性心律不齐的形成机制是A、由于窦房结不匀齐地发出激动所致B、由于窦房结内折返激动引起C、由于二度Ⅱ型窦房阻滞引起D、由
问题
窦性心律不齐的形成机制是
A、由于窦房结不匀齐地发出激动所致
B、由于窦房结内折返激动引起
C、由于二度Ⅱ型窦房阻滞引起
D、由于二度Ⅰ型窦房阻滞引起
E、由于迷走神经张力增高引起
参考答案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食管导联最佳部位记录的P波形态为A、正负双向,振幅最高B、直立C、倒置D、振幅最低E、正负双向,振幅最低
答案解析
华法令抗凝观察指标是A、APTT在正常值的2~3倍间B、APTT在2~3秒C、INR在2.0~3.0D、INR在正常值的2~3倍间E、以上均不对
答案解析
关于心影呈“主动脉型”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主要表现为肺动脉段凹陷及心尖左下移B、严重者可呈靴形心C、常见于房间隔缺损D、通常反映左心负荷增加E、可见于心肌病
答案解析
上腔静脉和右心耳的交界处为界沟,窦房结在界沟A、下1/3心外膜下B、中1/3心外膜下C、上1/3心外膜下D、上1/2心外膜下E、下1/2心外膜下
答案解析
关于预激综合征患者继发性ST-T改变的表述,正确的选项是A、ST-T方向与delta波向量相同B、ST-T改变程度与delta波的大小呈正相关C、ST段呈水平型压低改变D、T波呈对称性倒置E、以上都不
答案解析
纵下为肺血增多的X线征象,但除外A、肺野内肺血管增多B、肺动脉段膨凸C、肺门舞蹈征D、肺门血管增粗、扭曲E、肺野透亮度增高,血管纹理纤细
答案解析
相关内容
关于双腔起搏器周期的描述,正确的是A、心房除极后产生心室空白期,心室除极后产生心房空白期B、PVARP是指心室后心房不应期,包括心房空白期和相对不应期C、心房总不应期等于AV间期与PVARB之和D、A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反流与二尖瓣血流同为舒张期流向左心室的血流;区别两者的最佳超声技术为A、M型B、二维超声C、脉冲多普勒D、连续多普勒E、彩色多普勒
反映左心室舒张功能受损的指标是A、E峰值速度升高B、A峰值速度减低C、E/A>1D、E/A1E、E/A=1
评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最合适的HRV方法是A、24小时长时程时域分析B、24小时长时程频域分析C、5分钟短时程时域分析D、5分钟短时程频域分析E、Lorenz散点图
在心动周期中,等容收缩期是指A、左心室被快速充盈的时间B、二尖瓣关闭到主动脉瓣开放的时间C、左心室血液快速射入主动脉的时间D、左心室被缓慢充盈的时间E、肺动脉被右心室血液充盈的时间
亚极量运动试验是指极量运动量的A、65%~75%B、75%~85%C、85%~90%D、85%~95%E、90%~95%
关于QT间期离散度的描述,正确的是A、指12导联同步心电图上同一个心动周期最大QT间期与最小QT间期的差值B、指12导联非同步心电图各导联间QT间期离散的程度C、是判断自主神经活性的定性指标D、反映了
Brugada综合征发生心室颤动的电生理机制是A、早期后除极B、右心室外膜自律性增高C、2相折返D、晚期后除极E、与碎裂电位有关
关于左后分支阻滞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临床比较常见B、额面QRS心电轴右偏C、I、aVL导联QRS波群呈rS型D、Ⅱ、Ⅲ、aVF、导联QRS波群呈qR型E、应排除心电轴右偏的其他原因
关于二度Ⅱ型窦房阻滞的描述,错误的是A、窦性P波规律出现B、PP间距逐渐缩短至P波脱漏C、长PP间距等于正常窦性PP间距的倍数D、传出阻滞的比例可为2:1、3:2、4:3等E、P波形态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