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财会类
职业资格
公务员
医卫类
建筑工程
计算机
学历类
职业技能鉴定
其它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历类
>
成考
>
第 12 题 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其性质应该是( )A.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改变B.社会主义经济运行方式的改变C.社会主
问题
第 12 题 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其性质应该是( )
A.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改变
B.社会主义经济运行方式的改变
C.社会主义原有体制的修补
D.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参考答案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第 13 题 作为历史唯物主义的范畴,人民群众是指( )A.全体劳动者B.被剥削阶级与被压迫阶级C.除领导以外的普通百姓D.推动历史发展的绝大多数社会成员
答案解析
第 15 题 关系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兴衰成败的根本问题是( )A.坚持党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B.加强党的建设C.培养接班人D.坚持爱国统一战线
答案解析
第 18 题 正式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是( )A.党的十六大B.十六届三中全会C.十六届四中全会D.十六届五中全会
答案解析
第 19 题 区分国家类型的根据是( )A.民族的多少B.疆域的大小C.国体D.政体
答案解析
第 20 题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产生了( )A.一次历史性飞跃B.两次历史性飞跃C.三次历史性飞跃D.四次历史性飞跃
答案解析
第 21 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权力机关是( )A.全国政治协商会议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C.全国人大常委会D.国务院
答案解析
相关内容
第 11 题 党的领导的实质是( )A.领导人民当家作主B.由党领导,人民监督C.党通过党员具体管理国家D.党领导人民对国家机关进行监督
第 9 题 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要求是( )A.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B.民主制度化法律化C.法律面前,人人平等D.加强法制教育
第 8 题 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 )A.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B.实现祖国统一C.建立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共产主义社会D.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到2000年翻两番,
第 5 题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是( )A.解放思想B.实事求是C.开拓创新D.与时俱进
第 4 题 可能性是指( )A.主观想象的种种目标B.一定会实现的东西C.预示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D.已经产生和存在的事物
第 3 题 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 )A.促进物质文明建设B.提高国民文化素质C.培育“四有”公民,提高民族的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质D.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
第 2 题 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区别是( )A.革命原因不同B.革命对象不同心C.革命动力不同D.革命领导阶级不同
第 39 题 教育是基础,科技是( )A.前提B.保障C.中心D.关键
第 35 题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国体是( )A.无产阶级专政B.资产阶级专政C.几个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D.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专政
第 34 题 社会形态是( )A.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B.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C.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 =_= =_=D.社会关系各方面的总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