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财会类
职业资格
公务员
医卫类
建筑工程
计算机
学历类
职业技能鉴定
其它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历类
>
成考
>
第 18 题 正式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是( )A.党的十六大B.十六届三中全会C.十六届四中全会D.十六届五中全
问题
第 18 题 正式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是( )
A.党的十六大
B.十六届三中全会
C.十六届四中全会
D.十六届五中全会
参考答案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第 19 题 区分国家类型的根据是( )A.民族的多少B.疆域的大小C.国体D.政体
答案解析
第 20 题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产生了( )A.一次历史性飞跃B.两次历史性飞跃C.三次历史性飞跃D.四次历史性飞跃
答案解析
第 21 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权力机关是( )A.全国政治协商会议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C.全国人大常委会D.国务院
答案解析
第 22 题 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的区别在于( )A.自然规律是客观的,社会规律是主观的B.自然规律没有阶级性,社会规律有阶级性C.自然规律可以认识,社会规律变化莫测D.自然规律自发地起作用,社会规律
答案解析
第 25 题 一定社会的上层建筑由两个部分构成,它们是( )A.意识形态和非意识形态B.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观念)上层建筑C.经济思想和政治思想D.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
答案解析
第 26 题 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100年不动摇的关键是坚持(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B.四项基本原则不动摇C.改革开放不动摇D.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不动摇
答案解析
相关内容
第 15 题 关系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兴衰成败的根本问题是( )A.坚持党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B.加强党的建设C.培养接班人D.坚持爱国统一战线
第 13 题 作为历史唯物主义的范畴,人民群众是指( )A.全体劳动者B.被剥削阶级与被压迫阶级C.除领导以外的普通百姓D.推动历史发展的绝大多数社会成员
第 12 题 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其性质应该是( )A.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改变B.社会主义经济运行方式的改变C.社会主义原有体制的修补D.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第 11 题 党的领导的实质是( )A.领导人民当家作主B.由党领导,人民监督C.党通过党员具体管理国家D.党领导人民对国家机关进行监督
第 9 题 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要求是( )A.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B.民主制度化法律化C.法律面前,人人平等D.加强法制教育
第 8 题 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 )A.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B.实现祖国统一C.建立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共产主义社会D.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到2000年翻两番,
第 5 题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是( )A.解放思想B.实事求是C.开拓创新D.与时俱进
第 4 题 可能性是指( )A.主观想象的种种目标B.一定会实现的东西C.预示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D.已经产生和存在的事物
第 3 题 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 )A.促进物质文明建设B.提高国民文化素质C.培育“四有”公民,提高民族的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质D.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
第 2 题 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区别是( )A.革命原因不同B.革命对象不同心C.革命动力不同D.革命领导阶级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