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马克思说过:立法者应该把自己看做一个自然科学家。他不是在制造法律,不是在发明法律.而仅仅是在表述法律,他把精神关系的内在规律表现在有意识的现行法律之中。

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中指出,其实,只有毫无历史知识的人才不知道:君主们在任何时候都不得不服从经济条件,并且从来不能向经济条件发号施令。无论是政治的立法或市民的立法.都只是表明和记载经济关系的要求而已。

问题:

(1)分析上述马克思的论述所分别反映和共同反映的法理问题。

(2)按照马克思的观点,是否能得出法律都反映了客观现实的结论(要求说明理由)?

(3)若法律没有反映客观现实,其后果将会怎样?

参考答案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 从执法特征的角度论述依法行政原则。
  • 简述科学技术对法律的影响。
  • 简述法律责任的特点。
  • 请运用中国法制史的理论和知识对下列材料进行分析,并回答问题:诸同居,若大功以上亲及外祖父母、外孙、若孙之妇、夫之兄弟及兄弟妻,有罪相为隐;部曲、奴婢为主隐,皆勿论。其小功以下相隐,减凡人三等。若犯谋叛
  • 简述法律制定的特点。
  • 《大明律.吏律》“凡诸衙门官吏及士庶人等若有上言宰执大臣美政才德者,即是奸党,务要鞫问穷究来历明白,犯人处斩,妻子为奴,财产入官。若宰执大臣知情,与同罪,不知者不坐。”(1)该段文字反映了什么问题?(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