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教育史上,最先突出启发式教学思想的是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学孔子。他从自己长期的教学实践总结出“不愤不启,不惟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学记》中也提出“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教学要求。在西方,苏格拉底在教学中重视启发,他善于用问答的方式激发和引导学生自己去寻求正确的答案。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在提倡启发式教学上也有著名,他的名言是:一个坏的教师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这些教学思想对于今天的教学实践仍然具有启发意义。那么,什么是启发性原则?作为一名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如何贯彻启发性原则呢?

参考答案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 一个人如果学会了骑自行车,他就更容易学会骑摩托车,这种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称为A.顺向迁移B.逆向迁移C.水平迁移D.垂直迁移
  • 人的意志品质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后天生活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 于18世纪初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教育学体系理论的学者是A.泰勒B.赫尔巴特C.卢梭D.洛克
  • 根据课程计划以纲要形式变定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目的、水准、结构与教学要求的纲领性文件是A.课程内容B.课程标准C.课程资源D.课程体系
  • 中小学教师的专业态度包括A.教育理念B.教学方式C.专业情意D.人际关系E.职业道德
  • 全国发展教育就是均衡教育,但不是削弱个性的教育。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