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五)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21-25题。(20分)

  没有一棵小草自惭形秽

  毕淑敏

  被人邀请去看一棵树,一棵古老的树。大约有五千年的历史,已被唐朝的地震弯折了腰,半匍匐着,依然不倒,享受着人们尊敬的注视。

  我混在人群只能感直着脖子虔诚地仰望着古树顶端稀疏的绿叶,一边想,人和树相比是多么的渺小啊。人生出来,肯定是比一粒树种要大很多倍,但人没法长得如树般伟岸。在树小的时候,人是很容易就把树枝、树干折断,甚至把树连根拔起,树就结束了生命。就算是小树长成了大树,归宿也是被人伐了去,修成各种各样实用的物件。长的好好的树,花纹美丽木质出众,也像美女一样,红颜薄命,被人劫掠的可能性更大,于是很多珍贵的树种濒临灭绝。在这一点上,树是不如人的。美女可以人造,树却是不可以人造的。

  树比人活的长久,只要假以天年,人是绝对活不过一棵树的。树并不以此傲人,爷爷种下的树,照样以硕硕果实报答那人的孙子或是其他人的后代。

  通常情况下,树是绝对不伤人的。即使如前几天报上所载一些村民在树下避雨,遭了雷击致死,那元凶也不是树,而是闪电,树也是受害者。人却是绝对伤树的,地球上森林数量的锐减就是明证,人成了树的天敌。

  树比人坚忍。在人不能居住的地方,树却裸身生长着,不需要炉火或是空调的保护。树回帮助人的,在饥谨的时候,人可以扒树的皮来充饥。

  很多书籍记载过这棵古树,若是在树群里评选名人的话,这棵古树是一定名列前茅了。很多诗人词人咏颂过这棵古树,如果树把那些词句当作叶子一般披挂起来,一定不堪重负。唐朝的地震不曾把它压倒,这些赞美会让它扑在地上。

  树的寿命是如此长久,在我们死后很多年,这棵古树还会枝叶繁茂地生长着。一想到这一点,无边的嫉妒就转成深深的自卑。作为一个人活不了那么久远,伤感让我低下头来,于是我就看到了一棵小草,一棵长在古树之旁的小草。只有细长的两三片叶子,纤细得如同婴儿的睫毛。树叶缝隙的阳光打在草叶的几丝脉络上,再落到地上,阳光变得如绿纱一样漂浮了。

  这样一株柔弱的小草,在这样一棵神圣的树底下,一定该俯首称臣必恭必敬了吧?我竭力想从小草身上找出低眉顺眼的谦卑,最后以失望告终。这棵不知名的小草,毫无疑问是非常渺小的。就寿命计算,假设一岁一枯荣,老树很可能见过小草五千辈以前的祖先。就体量计算,老树抵得过千百万小草集合而成的大军。就价值来说,人们千里万里路地赶了来,只为瞻仰老树,我敢肯定没有一个人是为了探望小草。

  既然我作为一个人,都在古树面前自惭形秽了,小草你怎能不顶礼膜拜?我这样想着,就蹲下来看着小草。在这样一棵历史久远声名卓著的古树旁边为邻,你岂不要羞愧死了?

  小草昂然立着,我向它吐了一口气,它就被吹得蜷曲了身子,但我气息一尽,它就像弹簧般伸展了叶脉,快乐地抖动着,我向它吐了一口气,它还是在弯曲之后怡然挺立。我悲哀地发现,不停地吹下去,我有气绝倒地的一刻,小草却安然。

  草是卑微的,但卑微并非指向羞惭。在庄严大树身旁,一棵微不足道的小草都可以毫不自惭形秽地生活着,何况我们万物灵长的人类!

  21.与人相比,树有哪些优秀的品质?请加以概括,分条陈述。(3分)

  22.简要阐释“唐朝的地震不曾把它压倒,这些赞美会让它扑在地上”这句话在文中的含义。(3分)

  23.从“仰望”大树到“蹲下来看”小草,作者的情感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轨迹?(4分)

  24.本文的主旨是什么?作者是如何通过对小草不同特征的描写来揭示主旨的?请简要分析。(6分)

  25.探究与感悟: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上文,谈谈你的体会。不少于40字。(4分)

  材料一:心理学认为,自卑这一种人格元素普遍存在于每一个人的人格中。

  材料二:自卑的最大敌人就是勇于面对自卑的人。

  材料三:央视著名主持人白岩松和张越年少时也曾自卑,现今都有豁达自信的主持风格。

参考答案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 1.下列句中加点的字注音的有误的一项是 A.学习洪战辉,重(zhòng)点是学习他面对重重(ch6ng ch6ng)困难永不言弃的精神。 B.他这个人经常丢三落(là)四,每天总是一副失魂落(
  • 2.下列句中加线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我国载人航天的丰功伟迹将彪炳于中华民族的光辉史册。 B.教育、引导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学校责无旁代。 C.青年人是世界的希望和未来,青年人有着
  • 3.下列句中加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面对深刻变化的世界,面对层出不穷的挑战,世界各国应通力合作,共同推动国际社会的进步。 B.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忘乎所以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 C
  • 4.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中国人民有志气、有信心、有能力不断攀登科技高峰,实现伟大的民族复兴,自立于世界民族。 B.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就是各种文明不断交流、融合、创新的过程. C.为了防止体
  • 5.下列作品中的人物、作品、作者、作者生活的时代(或国别)搭配正确的一项是 A.闰土   《孔乙己》   鲁迅    现代 B.赫留金  《变色龙》   普希金   俄国 C.小弗郎士 《最后
  • 6.下列句子是为不同场合拟定的标语,你认为不得体的一项展 A.《学校食堂处》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B.(草坪上)小草在成长,请勿打扰, C.(汽车运输公司门口)高高兴兴上班去,平平安安回家来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