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5.下列作品中的人物、作品、作者、作者生活的时代(或国别)搭配正确的一项是

  A.闰土   《孔乙己》   鲁迅    现代

  B.赫留金  《变色龙》   普希金   俄国

  C.小弗郎士 《最后一课》  都德    德国

  D.德拉   《麦琪的礼物》 欧·亨利  美国

参考答案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 6.下列句子是为不同场合拟定的标语,你认为不得体的一项展 A.《学校食堂处》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B.(草坪上)小草在成长,请勿打扰, C.(汽车运输公司门口)高高兴兴上班去,平平安安回家来
  • 甲地到乙地全程是3.3km,一段上坡、一段平路、一段下坡。如果保持上坡每小时走3km,平路每小时走4km,下坡每小时走5km,那么从甲地到乙地需要51min,从乙地到甲地需要53.4min。从甲地到乙
  • 从甲地到乙地有一段上坡与一段平路。如果保持上坡每小时走3km,平路每小时走4km,下坡每小时走5km,那么从甲地到乙地需54min,从乙地到甲地需42min。甲地到乙地全程是多少?
  • 如图,容器中间用隔板分成左右两部分,隔板下部有一圆孔用薄橡皮膜封闭,橡皮膜两侧压强不同时其形状为一凹面。它可以用来做“探究液体压强是否跟深度、液体密度有关”的实验。(1)若要检查“在同种液体中液体压强
  • 某卫生间的地漏结构如图所示,请你分析地漏存水杯的作用。
  • 某同学用阿基米德原理测量一种未知液体的密度:他把一个铁块用细绳悬挂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铁块在空气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4.74N,把铁块浸没在该液体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4.11N,该液体的密度是多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