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财会类
职业资格
公务员
医卫类
建筑工程
计算机
学历类
职业技能鉴定
其它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历类
>
考研
>
简述诽谤罪与诬告陷害罪的区分。
问题
简述诽谤罪与诬告陷害罪的区分。
参考答案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犯罪预备阶段的中止,对于犯罪人的处罚,既适用犯罪预备的规定,也适用犯罪中止的规定。
答案解析
甲找到在某国有公司任会计的朋友乙,提出向该公司借款10万元用于购买毒品并出售,并许诺出售毒品获利后给乙好处费。在利益的诱惑下,乙应甲到要求擅自从自己管理的公司款中借给甲10万元。甲拿到10万元后,亲自
答案解析
下列情形中,属于事实行为的是( )。A.创作作品B.友谊C.地震D.对要约人予以承诺
答案解析
下列权利受到侵害时,不能行使正当防卫的是( )。A.身体权B.名誉权C.健康权D.生命权
答案解析
根据《著作权法》的规定,下列受到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是( )。A.美国统一商法典B.民事判决书C.统计图表D.外国法规译著
答案解析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下列财产中可以适用善意取得的是( )。A.白银B.海洛因C.从拍卖机构购买的赃物D.船舶
答案解析
相关内容
简述过于自信的过失与间接故意的异同。
挪用公款给他人使用的,使用人在下列何种情况下,构成挪用公款罪的共犯?( )A.知道是挪用的公款仍然使用B.指使挪用人挪用公款C.应当知道其使用的是挪用款D.参与策划取得挪用款
符某(15周岁)唆使吴某(17周岁)盗窃他人财物,在盗窃过程中,吴某为逃避抓捕使用暴力将被害人打死;另外,符某和吴某共同绑架王某,在绑架王某后,符某出于私愤使用暴力将王某打成重伤。下面表述正确的是(
某甲1988年9月5日因为犯强奸罪被逮捕,同年12月3日被法院一审判处无期徒刑。某甲提起上诉,上诉于1999年2月2日被二审法院驳回。关于此案,下列哪个说法是正确的?( )A.对某甲不得适用假释B.某
关于牵连犯下列哪个说法是错误的?( )A.牵连犯必须是出于一个犯罪目的B.牵连犯必须是行为人实施了数个犯罪行为C.牵连犯是在目的行为或者原因行为触犯一个罪名的情况下,手段行为或者结果行为早触犯了另一罪
以下行为不适用我国刑法的是( )。A.中国公民谭某去美国留学,在美国盗窃他人财物,数额较大,按照我国刑法应当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B.福建省某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周某因探亲去日
对于犯组织、领导、参加恐怖组织罪的行为人,又实施爆炸犯罪的,应当( )。A.以组织、领导、参加恐怖组织罪处罚B.以爆炸罪处罚C.以组织、领导、参加恐怖组织罪和爆炸罪并罚D.按牵连犯,从一重罪处罚
乙女听说甲男能将10元变成100元,便将家里的2 000元现金交给甲,让甲当场将 2 000元变成2万元。甲用红纸包着2 000元钱,随后“变”来“变”去,趁机调换了红纸包,然后将调换过的红纸包交给乙
甲在一豪宅外将一个正在玩耍的小男孩(4岁)骗走,意图勒索钱财,但孩子说不清自己家里的联系方式,无法进行勒索。甲担心时间长了被发现,于是将小孩带到异地以 3 000元卖掉,对甲应当如何处理?( )A.以
甲某驾驶汽车因为超速行驶将丙某撞成重伤。坐在驾驶台副座的乙某下车察看丙某的情况,发现伤势很重,为了逃避责任,乙某和甲某将丙某抬上车,拉到一个僻静的地方,将丙某藏在草丛中。丙某在12小时后因为失血过多死